日期:2025-07-02 17:00:42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王耀武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外表憨厚的王耀武,实际上却是一个深藏不露、机智过人的人物。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成为了首批接受特赦的人之一。像杜聿明和沈醉等人都认为,他的特赦是理所应当的。
王耀武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表现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和电视剧中的描绘不同,他并非在济南完全没有反抗。事实上,在济南战役中,王耀武并非像他在剧中所说的那样没有顽强抵抗。在这场战争中,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纵队第八师师长王吉文和十三纵三十七师政委徐海珊就在此役中英勇牺牲。
王耀武自己也在回忆录中提到:“虽然邮电大楼(王耀武的指挥部)被包围,守军仍坚决抵抗,战斗持续得异常激烈。枪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震得地动山摇,防守大楼的部队曾多次发动反击,战斗中的伤亡惨重。”当时,梁凤岗担任十三纵三十七师一零九团副参谋长,他回忆说:“这场仗太惨烈了。登城的部队在突破口奋战了四个多小时,起初我们有两千七百多人,但到天亮时仅剩下了约一千二百人,对方则是王耀武的精锐部队。最终,由于我军伤亡过重,突破口于早晨七点四十被敌人夺回。”
展开剩余79%济南战役的惨烈和激烈是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的,尤其是当时的指挥官们,像粟裕、许世友、周志坚、谢有法等人,都分别撰写了关于济南战役的回忆录。在这些回忆录中,频繁出现“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一说法,然而,这个王耀武确实不容易捉拿——他聪明过人,极为狡猾。许多电视剧和历史描述中,常常说“打到济南府”,但实际情况却是“打开济南府”,这一字之差,背后是完全不同的战斗历程。
在实际的攻城过程中,十三纵政委廖海光曾亲自带队到第三十八师一一二团七连,授予了连指导员杨镜洁一面红旗,旗上的十个字清晰写着:“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句话中,“打到”和“打开”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打开济南府并不容易,而是需要经历艰苦的战斗。
济南攻坚战的惨烈无法简单概述,故事仍回到王耀武的逃脱。他为什么选择逃出济南府?他在出逃前做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让我们继续看看。
1948年9月16日到24日,王耀武依然顽强抵抗,但终于无法再坚持。当他意识到局势无法挽回时,他打电话给参谋长罗辛理(后为济南战役被俘的少将),说:“辛理啊,我要走了,剩下的残局你来收拾吧!你可以决定是否继续抵抗,或者一直战斗到底。” 罗辛理显然并不放弃他,甚至希望他能带领部队重新崛起:“我希望你能冲出去,带领残部东山再起!”
然而,王耀武在电话中苦笑道:“那是不可能的了,我只是不想被俘,也不想带部队做‘田横五百壮士’。我走了,我们或许还会再见,但可能这就是永别了。”挂断电话后,王耀武命令卫兵把所有的美国罐头、威士忌和法国白兰地都拿出来,摆在大明湖畔临时指挥所的桌子上。他请来副参谋长干戟、少将张介人、少将卢登科等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品尝罐头。若不是战火逼近,恐怕大家还能在此当场赋诗一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这首《大明湖蛤蟆诗》据说是张宗昌所作,王耀武作为张宗昌的“晚辈”,此时倒是没有心情作诗,他心中只想着如何逃离济南。
他举起酒杯说道:“我一向认为人各有志,绝不强迫你们跟我一起束手就擒。我决定弃城出走!” 这一番话令在座的众少将一时目瞪口呆,随后纷纷惊慌失措。然而,王耀武依然冷静自若,他一饮而尽,随即开始批评蒋中正:“八年抗战,我们取得了荣誉!但内战之后,我们却每战必败。我们不缺兵力、装备和战术经验,可还是每战失利。蒋先生固执己见,命令我们死守济南,实际上已经把我们逼上了绝路。”
王耀武原本就不想死守济南,八天的坚守让他心灰意冷。最让他心寒的,是连一个班的援兵都没有,只有“福(猪)将”刘峙的“凌空督战”出现在济南上空。刘峙自称是“徐州剿总司令”,但王耀武拒绝了他空袭济南城的提议,认为轰炸市区将造成大量无辜市民的伤亡。最终,刘峙被迫取消了轰炸计划,改为空投弹药。然而,由于误解王耀武的意图,空投的弹药错投到郊外,反而帮助了解放军的攻城部队。
气愤之下,王耀武做出了决定:既然你们不打算投降,那我就先撤!他精心策划的出逃计划几乎是秘密进行的。他先派了两个营从地下通道穿越,自己则悄悄地换上商人衣服,偷偷跟在后面。两个营虽然是看似保护他,但实则有其他任务:它们吸引了解放军的注意,在与敌军短暂交火后撤退,制造出突围失败的假象。
王耀武没有急于撤退,而是带着四个卫士假装商人,被解放军士兵误认后问路。解放军战士见到他竟然友好地指引他出路,王耀武顺利地离开了济南府。九月28日,当他已经到达寿光县时,却被当地警方认出。穿着长袍的“商人”王耀武被眼尖的警察识破,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逃亡多日的王耀武。
尽管王耀武最终未能逃脱,但他巧妙的逃亡计划和背后的精心部署,依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赦1959》中的王耀武并未像传说中那样在棉袍中被捕,实际上那时的寿光气温炎热,穿着棉袍几乎不可能生存。最终,王耀武在1959年被特赦,而他的一生,也因妻子带着大部分积蓄远赴南美而陷入了绝望。沈醉曾在回忆录中提到,王耀武因妻子不辞而别而情绪崩溃,最终导致了他半身不遂。
王耀武的故事就这样以一段错综复杂的结局画上了句号,他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剧。
发布于:天津市兴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